不銹鋼小推車因耐腐蝕、強度高、易清潔等特點,廣泛應用于餐飲、醫療、實驗室、倉儲等場景,其制作需兼顧結構穩定性、功能性與安全性,具體要求如下:
不銹鋼小推車的性能核心依賴原材料,需根據使用場景選擇適配材質:
主體框架材質
- 304 不銹鋼:推薦首選,耐腐蝕性優良,適合餐飲(食品接觸)、醫療(無菌環境)、室內倉儲等場景,能抵御日常水漬、油污侵蝕;
- 201 不銹鋼:僅適用于干燥室內、輕載場景(如辦公室文件推車),成本較低但耐腐蝕性弱,長期接觸水汽易生銹,不建議用于潮濕或食品相關場景;
- 316 不銹鋼:適用于高腐蝕環境(如實驗室接觸化學試劑、沿海潮濕地區),耐鹽霧、耐酸堿性能更強,但成本較高,非特殊需求無需選用。
材料規格
- 管材(框架、立柱):直徑 20-38mm,壁厚 1.0-1.5mm(確保承重,輕載推車可選 1.0mm,重載推車需 1.2-1.5mm);
- 板材(臺面、層板):厚度 1.0-2.0mm,臺面建議≥1.5mm(耐磨抗沖擊),層板可根據載重選 1.0-1.2mm;
- 配件:腳輪、鉸鏈、把手等五金件需為不銹鋼材質(或鍍鉻防銹處理),避免與主體材質產生電化學腐蝕。
- 承重設計:
- 輕載推車(≤50kg):單層框架采用 “矩形管 + 橫撐” 結構,層板下方可加 1-2 根加強筋;
- 重載推車(50-150kg):框架需增加斜撐(形成三角形穩定結構),層板與框架連接處用角碼加固,確保整體承重均勻(避免單點受力變形)。
- 尺寸規范:
- 高度:根據用途定制,餐飲推車通常 70-80cm(便于推送和取物),醫療推車可至 90-100cm(適配操作臺高度);
- 層間距:≥30cm(方便放置物品),底層距地面≥15cm(避免地面污漬污染,且便于清潔);
- 寬度與長度:根據場景適配,如餐廳傳菜推車通常 60×40cm,實驗室推車可至 80×60cm(需兼顧通行便利性)。
- 焊接方式:優先采用氬弧焊(TIG 焊),確保焊縫平整、無氣孔、無毛刺(避免劃傷手部或物品),承重部位(如立柱與層板連接)需滿焊,非承重部位可點焊(焊點間距≤10cm,確保牢固)。
- 打磨處理:所有焊縫及邊角需經精細打磨,形成圓角(R≥2mm),避免銳角磕碰;層板邊緣需折邊處理(向上翻邊 5-10mm),增強強度且防止物品滑落。
- 整體表面需經拉絲或啞光處理(避免鏡面,易留劃痕和指紋),表面光潔度 Ra≤1.6μm(手感光滑,減少積污);
- 焊接后需進行鈍化處理(用硝酸溶液浸泡或噴涂鈍化劑),增強耐腐蝕性能,尤其焊縫處需重點處理(焊接會破壞原鈍化膜)。
- 類型選擇:
- 萬向輪(帶剎車):至少 2 個(通常前萬向輪帶剎車,后定向輪),剎車需靈敏可靠(踩下后推車不滑動);
- 輪徑:室內光滑地面選 5-8cm 輪徑,粗糙地面(如倉庫)選 10-12cm 輪徑(減少顛簸);
- 材質:橡膠輪(靜音,適合醫院、餐廳)或聚氨酯輪(耐磨,適合倉庫、實驗室),輪架需為不銹鋼或高強度尼龍(防銹)。
- 安裝要求:腳輪與車架底部通過螺栓牢固連接(每輪至少 2 個螺栓),安裝后推車放置平穩(無晃動),推動時無卡頓、異響。
- 層板:表面需平整(誤差≤1mm/m),可根據需求加裝防滑墊(硅膠或橡膠材質,防止物品滑動);醫療或實驗室推車的層板可設計為可拆卸式(便于消毒)。
- 護欄:推車邊緣需加裝護欄(高度 5-10cm),防止物品滑落;特殊場景(如送餐車)可加裝折疊擋板或圍欄(不用時可收起,節省空間)。
- 把手:需焊接或螺栓固定在推車兩側或后部,高度與推車高度適配(便于推送,握感舒適,可加裝防滑橡膠套);
- 其他功能:根據需求加裝抽屜(帶鎖,用于存放小件物品)、掛鉤(掛毛巾、工具)、圍欄網(防止零散物品掉落)等。
- 穩定性測試:推車滿載(額定載重 1.2 倍)時,傾斜 15° 不傾倒;推動時直線行駛無跑偏,轉彎靈活。
- 承重測試:在層板中央放置額定載重物品,靜置 24 小時,框架無變形(撓度≤1mm/m),焊縫無開裂。
- 耐腐蝕測試:304 不銹鋼推車需通過 48 小時鹽霧測試(表面無銹蝕);醫療推車需耐受 75% 酒精擦拭(無變色、腐蝕)。
- 衛生要求:與食品、醫療相關的推車,所有部件需符合食品接觸標準(如 GB 4806.9)或醫療級認證(如 ISO 13485),表面無衛生死角(接縫處縫隙≤0.5mm,便于清潔消毒)。
- 外觀:表面無劃痕、凹陷、色差,焊縫平整,邊角圓潤,腳輪安裝牢固;
- 功能:推動順暢無異響,剎車靈敏,層板平整,護欄無松動;
- 性能:承重測試合格,傾斜測試無傾倒,表面經清潔后無殘留污漬。
不銹鋼小推車的制作需以 “實用、耐用、安全” 為核心,根據場景需求優化材料、結構與功能,尤其注重焊接工藝和腳輪質量,才能確保其在長期使用中保持穩定性能。